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行業研究:高端醫療正起航,國產設備迎拐點
2022-02-17
2022年持續看好“科研試劑進口替代、國產高端醫療設備迎來拐點、醫療消費升級”三條主線
1)醫療器械及服務2020 年及 2021 年 Q1-3 業績回顧:
根據申萬醫藥分類,醫療器械板塊 2020 年實現營業收入 1971.96 億元,同比增長 67.35%;21Q1-3 實現營業收入 1883.62 億元,同比增長 35.76%,增速較 2020 年度有所下滑;醫 療服務板塊 2020 年實現營業收入 744.63 億元,同比增長 15.22%;21Q1-3 實現營業收 入 752.05 億元,同比增長 46.03%,增速較 2020 年明顯上升。
醫療器械公司方面,2020 年新冠疫情下,診斷類企業如東方生物、萬孚生物、圣湘生物、 華大基因等通過相關新冠診斷試劑的海內外銷售帶來業績的快速增長,設備類企業如邁瑞 醫療、魚躍醫療等通過呼吸機、監護儀等產品的海內外銷售亦帶來收入的明顯提高,而 2021 年從二季度開始,隨著疫苗接種率提高國內外疫情有所緩和,醫療器械公司抗疫類 產品的銷售開始放緩,且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數下收入增速下滑較為明顯,而此前也有部分 擇期診斷或手術的企業受到了疫情的沖擊,疫情緩解后逐步開始恢復,我們預計非抗疫類 醫療器械產品增速將逐步恢復。
醫療服務公司方面,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全國大多地區采取了嚴格的居家隔離措施, 導致醫院門診停診,門診量下滑明顯,特別對于口腔、眼科等可以擇期治療的科室影響更 大,基于此醫療服務類企業在 2020 年整體呈現收入增速放緩的趨勢,而隨著國內疫情逐 漸好轉,醫療服務類企業業績在 2020 下半年及 2021 年逐漸呈現復蘇態勢,2021 年 Q1-3 在 2020 年低基數下實現較快的增長。
2)行業情況及重大政策回顧: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高速增長,后疫情時代有望迎來新機遇。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醫療器 械市場,2020 年以來,新冠疫情突襲而至,在這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 醫療器械行業及時提供了大量診斷試劑、呼吸機、防護服、各類防護口罩等防護用品,發 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不斷深化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改革,優化審評審 批流程,審評審批效率不斷提高,推動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加速涌現。展望未來,我們醫療 器械行業仍然處于“黃金發展期”,前景廣闊。
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國產醫療設備限制并進口產品,國產設備有望迎來進院利好。2021 年 6 月 21 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臨床急需進口藥品醫 療器械管理暫行規定(草案)》,草案提出,即使是臨床急需,也只有三種特殊情況,才能選 擇進口:(1)未在中國內地批準注冊的;(2)已注冊產品無法替代的;(3)醫院曾經采購 的,臨床急需,且具有臨床應用先進性的。提出申請后,需專家論證,且只一年有效,一 旦產品在境外被召回,國內也必須停用,一系列舉措反應了對于進口產品的謹慎應用和對 國內產品的支持。
2021 年 10 月,國家財政部及工信部聯合發布了《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審 核指導標準》(2021 年版),通知明確規定了政府機構(事業單位)采購國產醫療器械及儀 器的比例要求,其中 137 種醫療器械全部要求 100%采購國產;12 種醫療器械要求 75% 采購國產;24 種醫療器械要求 50%采購國產;5 種醫療器械要求 25%采購國產,在此基 礎上國產醫療設備配置有望迎來進院利好。
3)未來主要投資策略及方向:我們看好“科研試劑進口替代、國產高端醫療設備迎來拐點、醫療消費升級”三條主線。1)對于科研試劑行業來說,我們認為是整個醫藥板塊中為數不多的具有“行業空間成長 性大、進口替代加速、政策相對免疫”等優點的優質賽道,對于行業內逐步成長的國產企 業,產品已經擁有和外資抗衡的實力,進口替代是必然趨勢。2)對于高端醫療設備企業 來說,內窺鏡等高端器械設備具有技術壁壘高、國內起步晚等特點,近年來國內也逐步涌 現出了一批以海泰新光、開立醫療、邁瑞醫療為代表的的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國產企業, 我們認為在醫療新基建的行業背景以及政府對于國產器械的大力扶持趨勢下,國產高端醫 療設備企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3)對于醫療消費類企業來說,可選消費終端受政策壓制 的影響相對較小,而老齡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趨勢下,預計將帶來行業需求的迅速 上升。
微信二維碼

手機官網
